首都(首府) | 東京都 |
面積 | 377,976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 | 位於亞洲大陸東北岸外側,所屬各島呈弧狀分布,南北細長,綿延約三千公里 |
人口 | 約1億2,400萬人(2024年4月概算值) |
種族 | 日本人、韓國人、華人、其他 |
宗教 | 神道與日本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 |
語言 | 日語 |
幣制 | 日圓 |
政治制度 | 內閣制 |
歷史概況 | 日本自稱立國至今兩千六百餘年,經明治維新及甲午、日俄戰爭後躋身世界強國之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受同盟國軍隊短暫佔領,並在盟軍總司令部指導下重訂憲法,明示「主權在民,放棄戰爭」。1950年韓戰爆發後,日本在美國扶植下,經濟力量逐漸強大,目前為先進七國(G7)成員之一,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 |
政治概況 | 日本的政治以日本國憲法所規定的體制為基礎運行。因此,日本是以立憲主義為基礎的國家。另外,日本的司法、行政是以憲法和國會所制定的法律、明文化了的法令為基礎運行的。因此,日本是法治的國家。 日本國憲法規定主權在民的國民主權。另外,在政治上規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分別由國會、內閣、法院行使分立的三權。以國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實行議會民主政治,由國會和內閣協作實行議會內閣制。另外,設置世襲君主天皇作為「日本國的象徵、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徵」。但憲法規定天皇沒有參與國政的權力。 日本國憲法還規定了地方自治。日本的地方自治指的是全國劃分為47個都道府縣,都道府縣中劃分出市町村,由這兩層地方公共團體擔負自治職能。所有的都道府縣和市町村都設有各自的作為議事機關的議會和作為執行機關的首長(都道府縣的知事、市町村長)。地方公共團體在法律範圍內有權制定條例。 日本國憲法最重要的三大原理是:主權在民、尊重基本人權和和平主義。日本政治以這三大原理及其中最基本的對個人(個人尊嚴)的尊重為基調運行。 |
經濟概況 | 日本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GDP總量1968年超過聯邦德國,從1968年至2009年一直名列世界第2位(僅次於美國),2010年被中國超過,GDP總量退居世界第3位,人均GDP38,459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日本的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在戰後快速復興,從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了持續長達30年的高度增長,被譽為「日本戰後經濟奇蹟」。1960年代池田勇人內閣提出「所得倍增計劃」,經濟達到平均10%的增長,目前日本擁有的絕大多數世界知名的跨國企業都誕生於這一時期;1970年代初期雖然遇到石油危機,平均仍有8%的增長;1980年代則為平均6%的增長;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銀行壞帳高企,經濟一蹶不振,被稱作「失去的十年」;2000年代,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遭到沉重打擊,繼「失去的十年」後迎來「失去的二十年」;2010年代,日本經濟更不樂觀,特別是經過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海嘯、福島核泄漏事故以及泰國洪災,2012年的歐債危機、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事件以致與鄰國關係不睦,以及日圓高企等因素,日本經濟再次陷入衰退困境。但安倍晉三首相任內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使日本經濟逐漸擺脫低迷。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於2021年10月4日就任,日本令和3年度(2021.4.1~2022.3.31)預算總額達106兆6,097億日圓,輸出總值:US$7,418億(2021),輸入總值:US$7,280億(2021)。日本的通貨貨幣是日圓(¥),在世界上與美元($)、歐元(€)等都是重要的國際通貨。 |
社會概況 | 產業--因為日本國內內需市場較大,第三產業較發達,使得加工貿易與製造業也較興盛,特別是工業技術在世界上屬於頂尖水準,在眾多領域之中,是其他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典範。尤其是汽車、電子學、造船以及鋼鐵等產業在世界大戰之後有很大的成長,許多日本企業在世界排名名列前茅。 技術貿易對於技術的依存性,從進口過量到輸出過量有長期性的變化傾向。工業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的附加價值很高,到處都能看到獨自的技術開發成果,例如日本對於工業用機器人的生產量約占世界的七成,以及世界上所使用的工業用機器人約有六成都是在日本運作,工業界幾乎都是機械化,效率非常高。此外,家庭用機器人這個概念也是由日本所提出。 |
主要媒體 | NHK、富士、朝日、東京、日本、TBS等電視台,讀賣新聞,產經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時事通信社、共同新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