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厄瓜多代表處製作(引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
一、經濟:世界銀行(WB)10月發布報告,維持對厄國本年GDP成長預測0.3%,該國將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經濟成長最低的第三個國家,僅次於阿根廷和海地,惟預計於2025年和2026年將略有成長,分別達到1.6%和2.2%。世界銀行表示穩定能源有助於國家吸引外來投資並促進經濟成長,亦強調投資再生技術的必要性。另世界銀行預計拉美區域本年經濟成長率為1.9%,主要係公共和私人投資較低。厄國中央銀行(BCE)亦下調本年經濟成長率為0.9%,而停電係造成經濟下滑之主因。
二、 投資、貿易:
- 厄哥貿易協定:厄哥(斯大黎加)貿易協定於10月1日正式生效。據厄瓜多出口商聯合會(Fedexpor)稱,隨著該協定生效,預計厄國對哥國出口將增加10%,亦即將帶來約300萬美元之額外收入。目前,厄瓜多向中美洲出口之40%屬製成品,從哥國進口之72%屬原料和半成品。該會強調,該協定可強化厄國製造業出口並提升區域地位。
- 厄加貿易協定:厄加(拿大)於10月21日開始第四輪貿易協定談判,惟該談判遭環境與人權組織抗議。厄瓜多人權聯盟譴責談判進程缺乏透明度,指出談判係「閉門」進行,要求暫停談判,顯現出對採礦影響的擔憂。厄政府前已將厄加談判之相關資訊列為機密,且將持續兩年或到協定簽署為止。儘管生產部次長Homero Larrea保證此與採礦特許權無關,但環保團體批評該協定恐加劇加劇社會衝突。
- 厄歐貿易協定:厄歐(盟)貿易協定自2017年1月1日起生效以來,迄今雙邊貿易已成長41%,此外,厄國對歐盟出口大幅成長,期間累計貿易順差95億歐元,與歐盟雙邊貿易成長41%。然而,歐盟駐厄大使Jetarina Doródnova憂心厄國的外國投資較低,佔國內生產總值不到1%。對此,厄農業部長Danilo Palacios強調與歐盟的良好貿易關係,承認需要完善法律框架以吸引更多外資。儘管面臨這些挑戰,D大使表示該協定為厄國提供競爭優勢,與秘魯和哥倫比亞相比,厄已鞏固其作為歐洲市場農工業產品領先供應商地位。
三、 金融:
- 厄國經濟暨財政部長Juan Carlos Vega宣布,厄國盼於2025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訂定新的長期融資額度。Noboa政府刻透過「韌性與可持續性貸款」(RSF)獲取融資進行談判。IMF於2022年創立RFS,旨在為各國政府提供財政和政策空間,以實施與氣候相關之改革並促進私營投資。此外,V部長表示渠9月底訪問中國,並會見中國高階官員和銀行,以尋求能源和公民安全方面之投資,強調此行取得「出色的成果」。
- 美洲開發銀行(IDB)於10月16日批准對厄國之5億美元貸款和500萬美元贈款,旨在打擊有組織犯罪及減少有罪不罰現象,該貸款還款期為25年,寬限期5年半。自2018年以來,厄國犯罪集團猖獗,致犯罪暴力案件不斷增加,阻礙發展和經濟復甦。美洲開發銀行總裁Ilan Goldfajn強調該計畫將結合警察和社會力量,盼能改善國家之犯罪治理並保護弱勢族群。
四、 產業資訊:
- 玉米:厄農業暨畜牧部(MAG)於10月7日表示9月24日批准之95,000噸玉米進口仍持續進行,並支持9月底召開之玉米諮詢委員會的決定,即推動進口以確保糧食安全。此外,厄國規劃於明年2月再次進口玉米95,000噸,惟須於11月評估供需層面後決定。「短期農業生產協會」(Asociación de Producción Agrícola de Ciclo Corto, Asopracort)警告,任何過早的玉米進口許可恐導致農業部和政府陷入混亂。
- 乳製品: 繼厄國3月通過乳製品生產及銷售法規後,該業者正為進口中國市場做準備。據厄國農業部長Danilo Palacios表示,由於厄中貿易協定已於5月份生效,兩國將於11月象徵性地簽署從厄出口中國乳製品之相關協議。「塞拉利昂和東方畜牧業協會」(AGSO)執行長Juan Pablo Grijalva對此樂觀看待,表示這不僅有利於乳製品行業,亦有利於整個農業。除乳製品外,酪梨、芒果和火龍果也被納入中國核准進口之產品組合。
- 蝦業:
- 厄國國家電力營運商(Cenace)自10月5日起宣布停電,已嚴重影響厄國蝦業。根據國家水產養殖商會(Cámara Nacional de Acuacultura, CNA)估計,該行業每月出口值恐下降7,500萬美元。不僅如此,其整條生產鏈亦受到影響,如包裝場面臨長達13個小時停電,致設備無法及時重啟;飼料廠無法自行發電,致產量大幅減少等。CNA已呼籲生產部要求能源部制定電力配給時間表,前因無預期停電,造成該產業勞動成本之重大損失及產品損壞,雖強調本次電力危機並非完全係政府之責,惟公私部門間之溝通與合作至關重要。
- 美國商務部於10月22日宣布有關一年前開始對厄國蝦子反傾銷和補貼調查之結論。儘管美國不再徵收反傾銷稅,但厄廠商仍將繼續支付上(2023)年4月設立之反補貼稅78%。美國將於12月5日就是否持續徵收此額外關稅做出最後決議。厄生產部及國家水產養殖商會(CNA)主席José Antonio Camposano重申厄國不參與不正當競爭。此係厄國蝦業第三次遭國際調查,第一次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於2004年至2006年之調查,第二次為美國法院於2012年至2013年之審查,但均做出有利於厄國之裁決。
- 香蕉業:
- 厄國農業畜牧部(MAG)和動植物衛生監管局(Agrocalidad)於8月分成立技術科學委員會,負責監測由香蕉細菌性枯萎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2)所引起的香蕉枯萎病(MOKO)。由私部門和生產商代表組成的委員會於9月30日舉行第三次會議,會中訂定溝通、培訓、法規和研究之管理策略。Agrocalidad強調應立即採取行動控制疫情並確保該國香蕉生產。另厄國香蕉出口商協會(AEBE)和Los Ríos省亦撥款近100萬美元用於打擊香蕉枯萎病,該省香蕉種植面積69,380公頃,佔全國產量的60%,創造55,000個就業機會。
- 在本年厄瓜多對俄羅斯香蕉出口量出現歷史性下跌後,厄國香蕉業者盼對俄出口能保持在目前之09%。厄瓜多香蕉出口商協會(AEBE)副主席Marianela Ubilla表示俄羅斯是非常大的市場,不能再失去更多參與。另隨著厄中自由貿易協定生效,該產業的目標是增加對中國的出口。
- 鑒於香蕉產業對厄國經濟至關重要,該國於10月16日在惠夜基舉行香蕉諮詢委員會,生產商與出口商在歷經長時間談判後達成共識。嗣農業部長Danilo Palacios根據第062號部長級協議,宣布明年香蕉出口最低價格為每箱25美元,每箱重量43磅。此與當前價格6.85美元相比,上漲0.40美元。
五、 電力問題:
- 厄國因乾旱而引發之電力危機在10月初更為嚴峻,而乾旱期將持續到至少明年2月。Noboa政府於10月9日宣布全國每日長達10小時停電,該國電力部門專家補充此措施恐將持續到年底。厄國係高度依賴水力發電之國家,達72%,該國最大的水力發電廠是由帕特(Paute)、馬扎爾(Mazar)和索普拉多拉(Sopladora)三座水力發電廠組成,倘馬扎爾水庫水位繼續降至海拔2,110公尺以下,該水力發電廠將不得不停止運行,而截至10月9日,海拔高度為2112公尺。
- 根據厄總統府官方聲明,厄能源和礦業部長Antonio Goncalves於10月9日提出辭呈,該職位由環境部長Inés Manzano接替。G前部長辭職前在國家電視台宣布,鑒於馬扎爾(Mazar)水庫水位已接近臨界值,全國將實施每日長達10小時之停電措施,並指出厄國先前執行之措施仍不足以穩定國家電力系統。Noboa總統強調,M部長將領導厄國能源轉型計畫,目前該國有72%的能源發電依賴降雨,預計實施再生能源項目,以確保中長期能源永續性。
- 10月5日起連續四天之停電已造成厄國昆卡工業區約2,000萬美元之重大損失,影響該地區87家公司。「工業、生產和就業商會」(Cámara de Industrias, Producción y Empleo, Cipem)表示許多行業已開始進口發電機,以應對未來的計劃性停電,且能源危機恐將持續到本年年底,並提及大企業可有效應對此情況,惟中小企業卻面臨支付工資之困難,另亦建議建立一個由「厄瓜多企業理事會」(Comité Empresarial Ecuatoriano)主導之危機委員會,以確保更好地公私協調與溝通。
- 據皮欽查省中小企業商會(CAPEIPI)稱,厄國自本年9月開始實施能源配給以來,該國中小企業所遭受之經濟損失估計達96億美元。該會主席Francisco Vergara建議厄政府實施為期4天特殊工作日,即50%之公司在週一至週四營業,另一半在週四至週日營業,另亦強調儘管政府採取豁免發電機增值稅及促進貸款等措施,然在企業財務困難之情況下,效果有限,又約有83.5萬家中小企業創造厄國約80%就業機會,盼厄政府考慮渠提議或提供其他替代方案。
- 能源暨礦業部長Inés Manzano、生產部長Sonsoles García及通訊部長Irene Vélez於16日接受電台採訪,其中M部長表示一般電費將不會調漲,僅調整採礦業者之電費,並解釋礦業公司享有優惠電價,惟現將重新分配補貼。G部長稱刻制訂相關法令以取消此一措施,另亦強調與工業部門溝通協調之重要性,以減輕停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維持對話。此前厄總統Daniel Noboa已於15日宣布取消對厄國大型礦業公司之電力補貼,強調該產業比醫院消耗更多能源。
- 生產部長Sonsoles García甫於17日與Noboa總統及能源部長Inés Manzano共同宣布未來三周政府將減少住家停電措施,18日就因「個人因素」辭職,厄政府宣布由Luis Alberto Jaramillo接替該職位。J新任部長就職前任厄國家海關總署(Senae)署長。就任後將面對生產部門因能源危機而須停電10小時之難題與緊張情勢。
- 厄國會於本年10月27日以120票通過Daniel Noboa 政府提出之「促進可再生能源轉型之私人倡議緊急組織法」,該法係由經濟發展委員會推動,旨在鼓勵私人投資潔淨能源,促進公私部門獲得能源使用許可及優化措施,並允許企業進口天然氣並自發電,以緩解能源短缺問題。
- 鑒於哥倫比亞氣候乾旱,該國決定自10月1日起暫停向厄國出口能源。厄能源部長Inés Manzano與哥倫比亞能源部長Andrés Camacho於10月28日會面討論能源危機,C部長雖表達對厄國之聲援,惟未鬆口恢復對該國出口電力,僅承諾將制定允許哥國私人企業販售電力之法規。嗣厄國能源部次長Fabián Calero接受採訪表示,業收到哥國企業多份報價,其擁有過剩的能源和閒置的發電廠,厄國將根據當地和國際價格進行議價,預計於本年11月底從哥國企業進口第一批電力。
六、 礦產及石油
- Curimining 採礦公司將於本年11月在Bolívar省Las Naves市之 Curipamba-El Domo銅礦區開始前期工作。此計畫歷經 17 年的探勘並克服各種法律問題,終將於2026年底開始開採計畫。其佔地1,458公頃,預計使用年限10年,地下開採計畫5年,出口額或將達16億美元,而該工廠產能可達每日1,850噸之銅、金、銀等。此外,Curimining 計劃向厄國繳納76 億美元之稅款和特許權使用費,並每年向當地繳納500萬美元之公共工程費用,爰獲當地社區廣泛支持,環境諮詢之接受度高達98%。
- 厄能源和礦業部與PCR Ecuador公司簽署修正合約,以擴大位於Orellana省Palanda Yuca Sur 64 區之採油活動。該合約修正投資額為5,250萬美元、合約效期延長至2037年,並將原油價格統一為每桶39美元,以加速未來結算。該投資將用於鑽探新井、改善輸油管和發電,並增加644萬桶原油儲量。厄政府盼藉此增加原油儲量和維持原油生產,並為當地創造經濟利益及促進環境和社會永續發展。
- 根據厄國2024-2025年發展計劃,厄國之原油開採量至2025年將提高至每日55萬桶。惟厄瓜多國家石油公司(Petroecuador)之原油開採量持續下降,從本年1月平均每日410,399桶減少至9月份平均每日374,123桶,恐無法達成政府設定之目標。開採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基霍斯河(río Quijos)的侵蝕退化、逐步關閉43-ITT區塊油井、電力設備故障、乾旱、能源危機和缺乏投資。此外,專家表示缺乏相關公共政策、Petroecuador管理層人事不斷更迭以及缺乏技術管理等亦是原因之一。